最近网络吵得不可开交的“白切鸡被淘汰事件”,确实让广东网友大喊输得冤!做白切鸡确实需要用180天以上的放养鸡,这种鸡做白切鸡才够鸡味,但是有些专业的网友详细看了比赛的制作过程,直呼“外行做法”,难怪鸡肉又老又柴,被淘汰出局是有原因的,确实是煮老了,而且白切鸡最关键的一步“过冰水”也没有,再好的食材,如果烹饪不妥当,只会是白白浪费!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这期,粤菜大厨手把手教你正确的做白切鸡!粤菜白切鸡看似简单,实则内藏乾坤,要做到“皮色金黄、皮脆肉嫩多汁”,每一个环节都是技巧。这正是一道“越简单,越见功力”的菜。
下面我为您详细拆解正宗的做法和核心技巧。
核心四大原则
1. 选鸡是基础:必须选用优质的三黄鸡或清远鸡,重量在1-1.2公斤(2-2.5斤) 左右为佳。这种鸡皮薄脂肪匀,肉质鲜嫩,骨髓清甜,是白切鸡成功的第一步。过大的鸡肉质老,过小的鸡风味不足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2. 火候是灵魂:全程追求“肉熟骨不熟”,即骨髓还带着一丝血丝,但鸡肉已经完全断生。这是肉质极嫩的关键。
3. 过冷河是秘诀:煮好后立即放入冰水激凉。这是实现“皮脆肉嫩”的物理保障,热胀冷缩让鸡皮瞬间收缩,变得爽脆弹牙,同时锁住肉汁。
4. 精准控温:不能大火滚煮,而要“虾眼水浸熟”(即水温保持在90-95°C,水泡像虾眼一样小而密的状态)。
正宗详细做法与步骤技巧
第一步:准备工作
· 选材:新鲜三黄鸡一只,清理干净,去除内脏、鸡脚(可一同烹煮),掏空腹腔。
· 清理:腹腔内一定要冲洗干净,避免血水影响汤味和鸡的色泽。
· 造型:沥干水分后,可以给鸡做个“舒展运动”,掰一下腿骨,让鸡在煮的时候受热更均匀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第二步:浸煮(最关键步骤)
这是“皮脆肉嫩”的核心所在。
1. 烫皮:锅中放入能完全淹没鸡的足量水,加入几片姜、葱段。水烧至大开后,用手提着鸡头或鸡脖子,将鸡身全部浸入沸水中,约10秒后提起,沥出腹腔内的水。
· 技巧:这个动作称为“三提三放”或“吊水”。重复2-3次。目的是让鸡皮均匀受热、紧致定型,防止后续煮制时鸡皮破裂。
2. 浸熟:
· 提放后,将火调至最小,让水保持虾眼水状态(微滚,冒小泡)。
· 将鸡完全浸入水中,盖上锅盖。
· 计时浸煮:根据鸡的大小,每500克(1斤)浸煮15-20分钟。例如一只1公斤的鸡,大约浸煮30分钟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· 技巧:水温绝不能沸腾!沸腾会导致鸡皮破裂,肉质变老变柴。理想水温是90-95°C,用水的余温将鸡慢慢“浸”熟。
3. 判断生熟:
· 最准确方法:用一根竹签或细筷子刺入鸡大腿最厚的地方,如果没有血水渗出,流出的是清澈的汁水,即表示已熟。
· 观察法:鸡皮变得饱满微黄,鸡腿关节处的肉向后收缩,露出骨头。
做白切鸡最关键的一步,过冰水,可使白切鸡皮脆肉嫩多汁!
第三步:过冷河(冰水激凉)
1. 提前准备一大盆冰水(冰块越多越好),可以加入几片姜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2. 鸡一出锅,立刻完全浸入冰水中,直至完全冷却,约需15-20分钟。期间可以换一次冰块以保证低温。
3. 技巧:热鸡突遇冰水,鸡皮和鸡肉纤维剧烈收缩,从而变得爽脆弹牙,并锁住内部肉汁,达到“皮脆肉嫩多汁”的完美效果。
第四步:斩件与摆盘
1. 将完全冷却的鸡捞出,沥干水分。表面可以刷一层薄薄的熟油或香油,这样鸡皮会呈现诱人的金黄色泽,更加油亮好看。
2. 技巧:一定要等鸡完全冷却后再斩件,否则鸡肉容易散烂。
3. 用锋利的刀按部位斩件:先卸下鸡腿、鸡翅,再将鸡身斩成均匀块状。
4. 摆盘时尽量拼回鸡的形状,显得美观正宗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第五步:蘸料(点睛之笔)
白切鸡的蘸料同样重要,经典的有两种:
1. 姜葱茸:生姜磨成蓉,葱白切成极细的末,混合后撒上少许盐,淋上烧热的花生油激发出香味。这是最传统的搭配。
2. 沙姜豉油:沙姜切碎,加入生抽(可加少许糖和鸡汤调匀),风味独特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总结关键技巧清单:
1. 选小莫选大:1-1.2公斤的三黄鸡最佳。
2. 三提三放:沸水烫皮,紧致定型。
3. 虾眼水浸:小火微滚,靠水温浸熟,切忌沸腾。
4. 精准计时:每斤鸡浸15-20分钟。
5. 冰火两重天:出锅后立即彻底冰镇,这是皮脆的绝对关键。
6. 刷油增色:沥干后刷一层熟油,成就金黄皮色。
7. 冷后斩件:确保鸡肉不散,形状完美。
按照这个方法和技巧,您在家也能做出酒楼水平的、皮色金黄、皮脆肉嫩、肉汁充盈的正宗粤式白切鸡。祝您成功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九龙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